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正文

辛未七夕唐-李商隐_李商隐<<辛未七夕>>原文及翻译赏析

更新时间:2024-12-20 11:21 阅读量:70563

李商隐(812-858),唐末诗人,字义升乎山,号玉溪和李生。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,指出有离别之吵棚悉苦,才有佳期之乐。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,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。最后想到民间风俗,"既奉出食品,让蜘蛛代为乞巧,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?"本诗妙在用语,如用"碧"、"金"、"银"、"玉"烘托喜气,用"久"、"迟"表现期盼心情。

年代:唐

作者:李商隐

作品:辛未七夕

恐是仙家好离别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

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

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归来迟。

岂能无意酬腔李旁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

①碧落:碧空、天空。 ②可要:岂要、何必。 ③金风玉露:秋日光景,"七夕"已是秋日。

这两句是说,碧落银河之畔,正是"牛郎"与"织女"相会的良好场所,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?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?疑而不解,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,语意感伤,心境难堪。

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,指出有离别之苦,才有佳期之乐。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,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。最后想到民间风俗,"既奉出食品扰腔,让蜘伍橡蛛代为乞巧,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?"本诗妙在用语,如用"碧"、"金"、"银"、"玉"烘托喜气,用"久"、"迟"表现期盼心情。

辛未七夕哪迟模原文:

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过来迟。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

辛未七夕赏析

碧落银河之畔,正是「牛郎」与「织女」相会的良好场所,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?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?疑而不解,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,语意感李缓伤,心境难堪。

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,指出有离别之苦,才有佳期之乐。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,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。最后想到民间风俗,「既奉出食品,让蜘蛛代为乞巧,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旦雀鹊呢?」

诗词作品: 辛未七夕 诗词作者:【 唐代 】 李商隐 诗词归类: 【七夕节】、【孤独】